走遍青山,精神依旧饱满,眼前的风景令人赞叹。大家好,我是历史君。很高兴再次与大家分享历史的独特时光,今天我将呈现一些珍贵的老照片。
毛主席生于1893年12月26日,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。1937年1月13日,他带领重要机关和领导人如同开展一场历史长河中的壮丽归航,正式抵达延安。从此,他在这里度过了长达十年的岁月。在延安的日子里,毛主席经常与周围的人民交流互动,以保持对基层民生的关注,他的人格魅力和亲和力使他与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。
1947年3月,胡宗南部队攻占了延安,蒋介石急匆匆地从重庆乘飞机赶到这里。在视察期间,他询问一位当地农民:“你知道毛泽东吗?”这名农民微笑着回答:“当然知道,他常来我们家聊天,还吃过我种的红枣。” “你送给他吃的吗?”蒋介石继续问。“不,他自己掏钱,他会给我们付钱的,也会把他自己种的菜给我们,真是个实在的人。”
展开剩余71%蒋介石接着问道:“那他平时都在做些什么呢?”农民答道:“每天耕地、纺线、打水的时候,他常会同我们唠嗑。” 蒋介石进一步好奇:“你们的生活状况怎么样?”农民满脸笑意地说:“还不错呢!我们有自己的土地,加入了互助组,耕种的事儿完全不用担心人手不足,收成也比之前好了许多。” 听完这些话,蒋介石心中沉默不已。他很难想象,这位貌似平民的小农夫,竟是一个让自己怎么也无法捉拿的对手。
今天我带来的这一系列老照片都是经过上色处理的,它们展现了主席在延安时期的风采。让我们一同欣赏这些历史瞬间吧!
第一张是1945年拍摄的,主席身穿军装,帽子微微倾斜,眼睛半眯着,似乎在遥望远方,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,那种笑容仿佛告诉我们他内心的坚定和无畏。
接下来的照片同样是1945年的,主席身披围巾,沉思着注视着远方,仿佛在筹划着进一步的革命策略,如何打败国军,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。
而在1946年,另一张曝光于我们眼前的照片则捕捉到主席在简朴的窑洞中工作。蒋介石到达延安的第一件事就是参观这简陋的居所,却意外地发现了如此拮据的环境,这令他不禁陷入长久的沉思。
接着的照片展示了1946年主席开心地打乒乓球,那一刻,他身边的笑声和欢愉仿佛带给了那片土地生机与希望。再往下看,一张48年拍摄的照片中,主席骑马穿越陕北,那一身简朴的装束与坚定的姿态,使他更像是一位勇敢的战士。
1947年3月,胡宗南部队攻占了延安,他在19日给蒋介石发了电报,说明他们的胜利。蒋介石兴奋不已,认为终于捣毁了毛主席的老巢。然而,他并不知道,自己被毛主席的深谋远虑所骗。
接下来的老照片展示了1947年主席在陕北的窑洞内查看军事地图,目光中透着一位伟大指挥者的果断和智慧。而在另一幅照片中,主席坐在陕北的自然景色之中,他神情自若,展现出非凡的领袖气质与风度。
在这里,我忍不住分享一位网友的见解:他认为毛主席堪称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位圣人,排在孔子与王阳明之后。毛主席不仅在军事、文学、哲学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,还在立德、立功、立言等方面均为后人树立了榜样。如此杰出的人物,确实值得这一称谓。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?
发布于:天津市网上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