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打伊朗,美国怎么可能全力对付中国?”
6月17日,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尔·弗林在一次采访中语出惊人,他直言尽管中东局势紧张,但这背后的真正意图是为了针对中国。弗林甚至认为,如果美国能与伊朗新政权建立某种关系,反而能够削弱中国的影响力。他这位曾在特朗普政府担任鹰派要职的老臣,在采访中三次强调“中国、中国、中国”,还把芬太尼危机、美国大学里的孔子课堂都描绘成中国渗透的证据。在他看来,中东战场的根本意义,是为美国腾出手脚,集中精力遏制中国的崛起。
与此同时,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在极力拉拢美国介入中东冲突。他公开声称伊朗正秘密研发能够打击美国本土的远程导弹,并暗示德黑兰甚至有可能策划暗杀特朗普。这些言论让人不禁联想到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夕关于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”的虚假指控,精准戳中了美国内政与战略上的敏感神经。
展开剩余87%有趣的是,特朗普对这一系列事态的态度却颇为暧昧。一方面,他批准了打击伊朗核设施的计划,但在行动前夕却突然宣布将推迟两周再作决定。据白宫内部消息,这种摇摆不定反映出两股势力的角力:军方担心陷入中东战争泥潭,而像弗林这样的鹰派政客则高喊“击败伊朗是集中力量对付中国的前提”。
这种满口信心的主张,其实暴露了美国鹰派的“短视症”。首先,“伊朗问题优先”的逻辑本身就站不住脚。弗林断言“击败伊朗能巩固美国霸权”,但事实是伊朗的导弹部队远非纸老虎。以色列单打独斗对抗伊朗已十分吃力。尽管以色列成功拦截了约90%的来袭导弹,但仍有部分“卡西姆巴希尔”导弹突破防线,重创了特拉维夫的关键能源设施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以色列的“箭-3”拦截导弹单价高达300万美元,而伊朗导弹造价仅为几十万美元,长期对抗对以色列经济构成沉重负担。黎巴嫩真主党掌握着多达15万枚火箭弹,胡塞武装等代理人也持续对以色列边境发动袭击,迫使以军分兵多线作战。单是黎巴嫩真主党对以北部发射的700枚火箭弹,就大幅分散了以色列对伊朗主战场的注意力。
此外,想要摧毁伊朗地下深藏的福尔多核设施,必须依靠专用钻地弹,而美国目前并未拥有这种有效武器。历史经验已经给美国敲响警钟:小布什时代发动伊拉克战争,陷入泥潭,损失数万亿美元,而伊朗的不对称战力远超伊拉克十倍。特朗普若真动武,面对当前财政状况,军费开支将成难以承受之重。
弗林声称“不打伊朗就无法集中对付中国”的论调,不过是他个人的幻想罢了。就在他在演播室高谈阔论之际,中东冲突已近全面战争边缘,美军正向波斯湾调遣“福特”号和“尼米兹”号两大航母战斗群。伊朗也扬言封锁霍尔木兹海峡,导致国际油价飙升。与此同时,原定于6月15日重启的美伊核谈判在战火中彻底破裂。
更关键的是,特朗普对是否攻击伊朗保持迟疑态度。白宫在6月19日发布声明,表示总统将在“两周内”决定是否采取军事行动,这一含糊时间框架充满政治考量。
对特朗普而言,发动战争有其明显诱惑:他可以通过迅速的“雷霆手段”结束冲突,甚至争取梦寐以求的诺贝尔和平奖。巩固与以色列的盟友关系,还能赢得国内犹太集团和福音派的支持,同时塑造强人形象,改善半年以来内政外交的低迷局面。
然而,战场风险令他却步。伊朗不同于伊拉克,它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,复杂的山地地形以及完备的导弹库存。一旦美军直接介入,极有可能重蹈阿富汗战争覆辙。五角大楼的评估也警告称,与伊朗开战将引发整个中东陷入无法控制的火海。
尽管弗林的言论充满“特朗普风格”,但总统的犹豫实际上是否定了弗林的战略设想。美国根本没有能力同时赢得两场大规模战争。
至于弗林所谓“亲美伊朗可能倒向印度,助力美国印太战略”的说法,更是一厢情愿的幻想。印度外交部近日明确拒绝与美国合作围堵中国,反而与伊朗签署了恰巴哈尔港开发协议。地区国家用实际行动证明,美国想靠旧有联盟撕裂亚洲的算盘难以得逞。
此外,美国国内对弗林激进言论也不愿承担责任。参议院民主党领袖舒默联合法院多名议员公开批评特朗普“缺乏明确的伊朗战略”,强调“美国不能梦游般走进第三场战争”。甚至特朗普的铁杆盟友玛乔丽·格林也警告说,卷入中东冲突违背“美国优先”原则。
更深层原因在于特朗普的民调极低。回顾当年小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时,美国民众支持率高达70%以上,而最新民调显示,只有18%的美国人支持对伊朗进行军事干预。惨痛的教训让民众清醒认识到,战争只会掏空国库,而美国本土因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经济早已受创。
更不用说弗林声称战后能与伊朗新政权建立“积极关系”,以此削弱中国,却忽视了三个不容忽视的事实。首先,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扎根于经济合作而非军事胁迫。中国与沙特、阿联酋签订了价值500亿美元的油气合作协议,在伊拉克推动能源基础设施重建,并与哈萨克斯坦共同建设核电站。
其次,美国高度依赖中国经济。2024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到6883亿美元,中国是美国32个州的前三大出口市场。特斯拉每年在中国销售65万辆电动车,美资企业在华销售额高达4900亿美元,这些都非弗林一句轻描淡写的言论所能撼动。
最后,如果中美真的爆发冲突,带来的军事代价将是全人类难以承受的灾难,而美国军力也远未达到完全压制中国的程度。美国智库CSIS发布的报告描绘了一幅残酷画面:一旦中美交火,中国火箭军有能力在72小时内瘫痪美军在日韩和关岛的空军基地。被寄予厚望的“萨德”反导系统面对东风-17高超音速导弹,拦截成功率不足20%。
这样的结果,绝不是特朗普愿意见到的结局。
参考资料:
前白宫国安顾问煽风点火:若击败伊朗,有利美国专注应对中国——观察者网
发布于:天津市网上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